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首页»读好书

传习录

信息来源: 战略所     发布日期:2016-06-07

中国历史上能文能武的人很多,但在两方面都臻于极致的却廖若晨星。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立德、立言、立功三不朽的伟人,也是有明一代最为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和哲学家。在学术思想方面继承了宋代大儒陆九渊的“心学”,以自己的体悟加以完善,形成了独具一格的“心学”体系。王阳明一生跌宕起伏,充满了传奇色彩;“心学”思想融合了儒释道三家之精髓,是“酱缸文化”的最后一剂解药;“门徒遍天下,流传逾百年”,成为一代圣哲,为当时萎靡消沉的社会灌输了生机与活力,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
《传习录》是明代哲学宗师王阳明的论学语录和书信集,集中体现了阳明心学的核心观点,是了解阳明心学最经典的入门必读书。明隆庆六年初刻版《传习录》是后世《传习录》的母本,因未经后人妄改,拥有极高的专业性和珍藏价值,被已故哲学家陈荣捷先生称为“最完备而可靠”的版本,是阳明心学的先选读本。

王阳明心学蕴含着“宁静于内,无敌于外”的至上智慧,晚清中兴首名臣曾国藩、终结中国两千年帝制的孙中山、戊戌变法及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梁启超、推动日本明治维新的功臣伊藤博文等人,均对《传习录》推崇备至。曾国藩评价“王阳明矫正旧风气,开出新风气,功不在禹下。”国学大师钱穆将该书列为“中国人所人人必读的书”之一。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先生预言,21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。

读书心得/书评:王阳明看到了朱熹学说的“僵化”或者说为统治阶级服务中出现的不周延,提出了“心外无理”、“心外无物”、“致良知”、“知行合一”等哲学观念,并不断探究、感悟、阐发为理论体系,成为明代中后期的社会发展的主导思想,其影响惠及后世各朝及其日朝等周边邻国。王阳明继承了程颢和陆九渊的心学传统,并在陆九渊的基础上进一步批判了朱熹的理学。《传习录》中的思想明显地表现了这些立场和观点。

《传习录》上卷阐述了知行合一、心即理、心外无理、心外无物、意之所在即是物、格物是诚意的功夫等观点,强调圣人之学为身心之学,要领在于体悟实行,切不可把它当作纯知识,仅仅讲论于口耳之间。中卷有书信八篇。回答了对于知行合一、格物说的问难之外,还谈了王学的根本内容、意义与创立王学的良苦用心;讲解致良知大意的同时,也精彩地解释了王学宗旨;回答了他们关于本体的质疑并且针对各人具体情况指点功夫切要。另有两篇短文,阐发阳明的教育思想。下卷的主要内容是致良知,阳明结合自己纯熟的修养功夫,提出本体功夫合一、满街都是圣人等观点,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四句教,它使王学体系齐备。

王阳明的“心即理”、“致良知”、“知行合一”都是要强调道德的自觉和主宰性。他说:“知是理之灵处,就其主宰处说便谓之心,就其禀赋处说便谓之性。”人心能够知晓行为的善恶,也能自觉地去为善,这就是本心的“明觉”,这是对程颢思想的发展。《传习录》中对人心的“虚灵明觉”有很多讨论。若要全面正确地把握王阳明“心外无理”及其他学说,深入地研究他的这些讨论是十分必要的。正因为人心的本质是理,并且人能自觉到这种道德意识,所以人不需通过外物去认识本心之理,外物之理只是人心的表现。格致的工夫不是去认识外物,而是去掉本心的私欲之蔽。人心的明觉在程颢和朱熹处都有论述。

·心即理:行为准则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心中,遇到难题时与其劳神费心,不如去倾听内心最原本的声音。

·致良知: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,只不过被后天的习气和私欲所蒙蔽了;若能恢复并遵循本然的良知,就不难获得内心的安宁。

·知行合一:人的认知和实践是不可分的,只有做到两者统一,才能避免盲目行事或空谈不实之病,一切困难也会迎刃而解。

精彩书摘:爱问:“‘知止而后有定’,朱子以为‘事事物物皆有定理’[1],似与先生之说相戾。”

先生曰:“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,却是义外[2]也。至善是心之本体,只是‘明明德’到‘至精至一’处便是。然亦未尝离却事物。本注所谓‘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’[3]者得之。”

【注释】

[1]“知止而后有定”出自《大学》,意为有明确的目标才能做到志向坚定,而朱熹在《大学章句》中用“事事物物皆有定理”来解释这句话。

[2]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告子曰:‘食色,性也;仁,内也,非外也。义,外也,非内也。’”孟子则反对告子“仁内义外”之说,认为仁义的根本在于心中。

[3]语出朱熹《大学章句》第一章注。“天理”即大自然最根本的规律,犹言“天道”。

【译文】

徐爱问:“‘知止而后有定’,朱熹认为这句话讲的是‘万事万物都有确定的道理’,似乎与先生您的说法相悖。”

先生说:“如果在万事万物上追求至善,就是把义视作外在的东西了。至善只是心的本然面貌,只要通过‘明明德’的功夫达到‘精深专一’的境界便是至善了。不过,至善也从未脱离具体的事物。朱熹《大学章句》中说‘穷尽天理而使得心中无一丝一毫人欲私心’的说法就颇为在理。”